
2023毕业季
满目葱茏正青春
征程乍起再启航
四季轮转
终于迎来了独属于他们的夏天
回首过去
他们用勤奋和汗水淬炼青春
展望未来
他们用实力和信心擎画未来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走近
会计学院2023届优秀毕业生
了解他们一路走来的精彩故事与心得感悟
祝福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直闪闪发光
陈昕怡 会计学院2023届会计学硕士 毕业去向:上海市松江区定向选调生 荣誉奖项: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生、上海财经大学2022年度第二十九届“十佳女大学生”、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团干部”、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艺术表演类舞蹈专场甲组一等奖 志愿经历:疫情期间担任楼层长 在校期间担任职务:2021级学硕班班长、党支部组织委员、校舞蹈团资产部部长 经验分享
众里寻他千百度
坦白来说,我很羡慕那些一开始就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清晰,并为实现目标勇毅向前的同学们,然而很可惜,我并不是这样的人,我遇到过一阵子对于未来该从事什么的迷茫,于是大学期间一边完成学业,一边通过“试错”,多方尝试,以试图找寻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一开始我跟随身边人的脚步,迈入“卷”券商的队伍,经历半年多的投行打工人身份后,渐渐开始明晰自己对于work-life-balance的追求。四大审计、外企财务等多个实习我体验了不一样的工作氛围,培养了操作办公软件、注重细节、与人沟通等工作技能,但蓦然回首时,还是选调更适合我。
心之所向考公路
报考选调是成为公务员的其中一条渠道,对于我自己而言,首先,我个人的一些特征与选调需具备的乐于奉献精神、组织领导能力是相契合的。我在大学期间热衷于参加各类校园活动,包括筹办晚会、组织调研、举办讲座、分享会等,我喜欢在学生工作中组织活动,甚至自己作为表演者、讲座嘉宾更深入参与,以为大家呈现丰富精彩的晚会效果,或是传递自己或多或少的经验知识。同时,作为班长,我对班级建设工作尽职尽责,乐于帮助同学解答生活、学业、论文、实习方面的困惑,从同学与老师那里得到的肯定对我开展更多的工作形成正反馈,为我带来即时的满足感,从而让我更有热情地服务大家,每每看到有同学将我的名字写进最后的论文致谢,都让我内心澎湃不已。
其次,我对自己的目标定位是,一方面追求工作生活平衡,一方面寄希望从工作中找寻自我价值。我清楚知道,上海选调需要下基层两年,这在很多同学看来是个受苦受累的活,但是我已做好心理准备,并且愿意迎接挑战,发挥自己的光热,从服务人民群众中提升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这点听上去很虚,但我会用实践证明。
最后一点,考虑到自己是上海松江人,能以自己专业所长回报家乡,在我看来也是个自然而然,又有点酷的事情。考上公务员并不意味着躺平,犹记得面谈时工作单位领导人对我提出的要求是,逐步适应从校门到机关大门的转变,并且保持对专业知识的终身学习。是挑战也是机遇,更要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感悟寄语
就业季秋招、考公没有一条路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务必保持自信,你就是独一无二的烟火!累了的话,抬头看看窗外的花草和阳光,生活如此多娇呀~
# TIPS # 1 各地的选调政策有差异,一定要事先了解好报名的条件要求,也可以多跟学长学姐交流(由于我只报考了上海的选调,因此提供的建议可能比较局限),不打无准备之仗。 2 想要了解公职类就业的同学可以加入学校开设的公职类大群,群内除了同步各种各样的公职类求职信息,也包含一些针对考公的线上线下课程。就我自己而言,我没有报班,完全是凭借着学校提供的课程,以及自己买的行测、申论教材书自学、刷题,大约花了一个月时间,期间自己也会经常看“人民日报”APP中的“锐评”、“上海”两个栏目,以了解社会新闻,并启发自己思考,这种日常积累对于申论写作以及面试有一定帮助。此外,由于上海公务员行测涉及物理、化学知识,我为此翻看了自己初中时期的教材,简单回顾了声光电热力、化学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这种温故而知新的体验还挺独特的。 3 如果确定要报考选调生的话,基层挂职锻炼是个很好的加分项。由于我当时没有及时关注这方面信息,错失了挂职机会,这一点导致我在面谈中被多次问及,所以有意愿的同学一定要及时关注学院分团委或者各区团委发布的挂职信息呀。除此之外,学生干部、重大项目志愿者比如进博会志愿者的工作经历都是加分项,多多益善! 4 考公的战线拉得很长,我从去年10月开始报名,随后参加面谈确定笔试资格,经历笔试、体检、面试、政审考察,到今年3月公示录取,这漫长的等待还是很磨人耐性的,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就会终止录取。因此我认为不要孤注一掷在考公上,期间需要保底offer为自己保驾护航,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自己的紧张感,我认为自己最终通过笔试、面试,也和自己当时手握其他offer,具有良好、松弛的心态有关。记得当时面试结束后紧跟着一场面谈,由于我报考的是财经专业,因此面谈讨论的主题与此相关,但可以自由发挥,我很自然地把这看成一场平常跟同学老师的学术讨论会,因此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与现实案例,输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畅聊了近1小时,好不快哉!
素材来源|陈昕怡(学)
编辑|王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