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思想碰撞|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届CFO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精彩观点分享

发布时间:2024-11-25 字号:

11月23日,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届CFO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届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校友会主办,上海财经大学校友会会计学院分会承办,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联合支持。整场论坛包括主题报告、主题分享和两场圆桌对话。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分别围绕“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企业出海战略”“券商首席看未来”话题开展了深入讨论。

圆桌对话一由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曾庆生主持。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服务主管合伙人李明,安永先进制造与移动出行(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叶亮,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赵健福,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财务负责人唐敏捷共同分享对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企业出海战略”的灼见真知。

李明分析了目前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他提出,投资需兼顾两大要素: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尽管当前资金成本下降推动投资增加,但全球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各类要素的非线性变化,增加了波动性和风险。在此背景下,李明认为,中国企业应立足于自身优势,依托行业竞争力,将强项融入生态链中,带着“中国制造”和“产业升级”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并强调从供应链角度实施出海战略是至关重要的,需综合考量各方因素以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

叶亮认为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三样”。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均需要围绕人、财、物、产、供、销的主题组织如何走出去,并以“4W1H”框架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灵魂”所在:即需要明确企业出海目的,盲目跟风易失败;明确输出内容,避免缺乏规划导致人力资源错配;通过“保龄球战略”考虑国际市场的内在逻辑确定出海地区;合理安排时序,首批行动或后续跟进各有利弊。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建立友好政府关系并提升全球格局意识。

赵健福分享了光明集团出海的经历及面临的挑战,并从财务角度分享了企业出海的税务架构与融资管理经验。他强调,出海投资涉及的税务事项复杂,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投资之初就要审慎考虑并搭建税务架构,管控投资后的跨境分红的税务成本。在融资方面,赵健福介绍了通过设立境外资金池对海外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的经验,认为出海投资需要考虑资金需求并管控外汇风险,以境外运营所需币种进行融资从而减少外汇风险敞口,提升资金的效率与安全性。

唐敏捷结合昊海生科的出海并购经历分享了中国跨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他表示财务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税务架构设计、境内外资金管理和汇率风险防控等维度。建立全球资金池,实现各子公司之间的资金调剂和优化配置是提升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之一。跨国运营,需要审慎识别公司在各国运营中面临的汇率风险暴露点,采用远期合约等金融工具对冲汇率风险。此外多国会计准则与文化差异对财务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掌握并应用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编制合规的财务报表成为必须;并需建立高效的跨国财务团队,克服各国间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等的障碍,促进团队的协作,提高管理效率。

圆桌对话二由国泰君安金融学院院长、首席策略官黄燕铭主持。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首席资产研究官戴康,天风证券研究策略首席分析师、政策研究院院长吴开达,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清,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聚焦“券商首席看未来”分享他们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及资本运作趋势的独到见解。

戴康结合美联储降息与我国政策调整两方面现实对我国股市上半年走势进行了总结。在未来投资策略的选择上,戴康提出股市投资“杠铃策略”,区分高股息与高价值股、高流动性与高波动型股票进行资金配置,并表示在不确定性越大的环境下,“杠铃策略”越能发挥出其本质功能。最后,戴康分享了对未来股市投资板块的看法与建议。

吴开达认为,2025年市场将进入“赛点2.0”的第三阶段,需等待基本面改善。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资金面与基本面背离:资金面偏好小盘题材和科技主题,但基本面和政策面更利好中大市值个股。市场因这种背离呈宽幅震荡,春节前基本面改善验证期,宜挖掘低位“基本面与主题共振”机会,避免追高杀低。此外,破净策略成为投资重要方向,需结合财务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逻辑三个层面精选标的。当前市场处于“强预期、弱现实”阶段,科技、高换手主题活跃,政策生效需时,垄断红利和消费政策加力值得关注。

戴清提出在股市投资应关注关键的时间节点与重点投资方向。在时间节点方面,首先是确认政策底,随后是宏观经济指标逐步验证,最后是盈利一致预期出现上调的时间点。在重点投资方向方面,可以关注主题方向,例如破净、并购、化债、供给侧改革等领域,成长方向重点关注军工、电子和电新,价值方向关注建筑、环保和银行等。此外,戴清也对未来半年股市的投资板块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方奕认为,当前决策层对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态度的转变,为股市回暖与风险偏好提升奠定了基础。虽然短期内股市因政策刺激可能出现反弹,但整体走势将以震荡为主,2025年或呈现“N型”行情。上半年政策验证期可能带来市场压力,但政策底线已清晰,后续有望出台更有力的措施推动市场再度启动。在行业布局上,具有长期竞争力且增长触底行业将迎来转机,可关注电子、汽车、工程机械、新能源等供需结构趋稳领域,以及地产、厨电、家具等受益于政策宽松的板块。


供稿|彭莎莎、李淦冰(学)、袁梦(学)
供图、视频|施凌鹄(外)、叶琳(外)
编辑|彭莎莎


返回列表 首页  学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