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路·传承|苦心孤诣著学问,沥胆披肝育栋梁——记会计学家石成岳先生

发布时间:2024-09-13 字号: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传承师道,点燃智慧之光,照耀求知之路,让知识的火炬代代相传,共绘教育强国新篇章。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会计学院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特别策划“师路”专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通过“师路·传承”篇,走近上财会院石成岳先生,共承师者之志,同沐师者之风。











石成岳(1927-2000)






苦心孤诣著学问,沥胆披肝育栋梁

——记会计学家石成岳先生


石成岳,辽宁海城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留校任教。1952年被学校派往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研究班读研究生。1955年毕业后回学校任教,之后,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讲师、《解放日报》理论学术部编辑、上海财经学院宣传部负责人及会计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系主任等。曾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和外国会计研究组组长、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顾问、上海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本科财会专业编审组组长、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副董事长、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兼区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当选多届上海市虹口区人大代表。1985年被评为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上海财经大学先进共产党员。1989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石成岳教授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留影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



1981年,上海财经学院复校不久,为响应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迫切需求,培养符合“四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时任会计学系副主任的石成岳,全力协助系主任娄尔行成立会计教学改革小组,制定会计学科改革方案。石成岳展现了全面且前瞻的教育改革理念,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四大目标:力求中国化,实现中国会计教育的现代化;扩大知识面,培养广博专精的会计人才;改革学科体系,体现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充实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984年底,娄尔行退居二线,接任系主任的石成岳带领全系师生继续深入开展会计教学改革。经过不懈努力,教改成果斐然,实现了“五个带动”:带动教材更新、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会计学科的研究、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老教师的知识更新。新的会计学科体系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会计学系在1987年被评为财政部先进集体,1988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重点学科点。






治学严谨,硕果累累



石成岳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领导干部,更是一位会计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亲自参与编写《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核心课程教材,《基础会计》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财政系统优秀教材荣誉奖、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他还在全国性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主持了多项重大会计科研项目。1988年,上海财经大学承接了国家“七五”规划科研项目——“国民经济监督系统”,作为核心负责人,石成岳高效整合资源,协调攻关任务,出色地完成了项目,促进了宏观调控更加有力有效,为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同时,他高度重视国际会计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力求提升中国会计的国际影响力。他参与编撰《中美会计词汇》(又名《英汉、汉英会计名词汇译》),为中美会计界相互研究提供了便利。1987年,他主编了大型会计辞书《英汉会计词汇》,受到中外会计界的高度重视。1994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他主编了620万字的《中国会计改革实务全书》,为深化会计领域的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乐教爱生,启智润心



石成岳深知会计学系教学科研之基,在于打造政治坚定、教学精湛、科研卓越的师资队伍。他率先垂范,坚守一线,讲授《会计理论》等课程。他备课认真,思路清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他通过直接指导、以老带新、进修培训、授课比赛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可靠、思想先进、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引领会计学系教学和科研水平跃升。1990年,会计学系在上海市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评估中名居榜首,同年荣获上海市高校教书育人组织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石成岳不仅是学术的引路人,更是品德的示范者。自20世纪50年代入党以来,他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清政廉洁,大公无私。兼职教授酬金,他一一谢绝或作为党费上交。出国学术交流,他将省吃俭用的经费交给组织。小学危房改建,他捐出兼职费和超工作量报酬。暑期休假机会,他总让给其他人。住房与家事之惠,他也一再婉拒。但他对学生关怀备至,常在百忙中抽空探访宿舍,嘘寒问暖。有女同学因天气骤然转寒,没有棉衣只能坐在床上看书,他不顾严寒,连夜将女儿的棉衣送到同学手里;有同学因“甲肝”被隔离治疗,他没有丝毫顾忌,大年初一到隔离室进行慰问。



夙兴夜寐,焚膏继晷






1984年底,石成岳接任会计系主任一职后,被举荐为博士生导师,但他婉言谢绝:“现在我已是娄尔行教授的助手。娄先生学术造诣很深,但年事已高,我要协助他带出高水平的博士生。如果我自己也担任博士生导师,将会分散精力,对培养人才不利。”肺腑之言彰显了他为国育才的执着和“国之大者”的胸怀。

1988年,会计学系被认定为财政系统唯一的全国重点学科,并需制订出“重点学科5年(1989-1993)建设规划”。他突发疾病,却不顾劝阻,以超常的毅力,全身心投入《规划》的讨论、制订和论证工作。他说:“老一辈所开创的、全体教师为之长期艰苦奋斗的会计事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受阻。眼下会计学系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而我正主持着《规划》的起草工作,如果我的身体真的不中用了,那我就更应该抓紧这有限的光阴和大家一起将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制订好。”

弱冠之年躬身教研,古稀之年壮心不已。石成岳先生毕生致力于会计教育事业,以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崇高的师德风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不朽的楷模,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一代代上财人追求卓越,勇担时代使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上海财经大学报

编辑|王悦涵

返回列表 首页  师资队伍  师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