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快讯I2019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国际会议专家观点集锦(五)

发布时间:2019-10-28 字号:

2019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国际会议于20191022日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以增强数据价值·商业报告的未来Data Amplified·the future of business reporting)为主题,在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支持下,由XBRL国际组织主办,上海财经大学承办。会议邀请了各国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全球知名企业、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启的全新环境下XBRL商业报告标准、数据标准化应用和会计信息化的未来。

1023日,大会共进行了2个主题报告和3个分论坛。中国财政科学院教授、首位会计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周南,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会计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仁昱,中兴新云CEO、会计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陈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浩,汇付天下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金源发表学术研究分论坛主题报告。分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会计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仁昱主持。

主题报告1

演讲主题:智能财务与标准化

主讲嘉宾:中国财政科学院教授、首位会计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周南

杨周南教授讲述了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智能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认识与新的产业,引发财务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中融入了智能的概念,是基于先进财务管理理论和工具方法,借助于智能机器和财务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的混合智能系统,为完成企业和社会经济中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支持,有助于提升会计宏观管理与微观经济管控的双重功能。杨先生提出,智能财务的核心是重建信息转换过程与活动过程。智能化下的信息转换过程是通过输入的知识构成的综合知识库,支持综合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增加企业利益相关人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智能化活动过程是在信息的指导下,实现企业增值,并协同优化内外部资源配置。目前智能化财务已经在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诸多企业中推行,成功将会计信息与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紧密结合。杨先生谈到,在智能化财务的过程中,标准化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确立计算规则、预测规则和报告规则等标准化过程能增加数据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而XBRL就是标准化的做法之一。


主题报告2

演讲主题:会计信息与元数据标准

主讲嘉宾: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会计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仁昱

胡仁昱教授探讨了XBRL与元数据之间的关系。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是对数据及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在用途上,XBRL主要是解决财务报表的规范问题。在局限性上, XBRL不适合海量数据的储存和管理,并且XBRL格式的数据比数据库格式的数据所占空间要大得多,对硬件的要求较高。此外,XBRL只是一种数据展示的标准,无法将数据在后台传输。针对这些特征,元数据标准能够弥补XBRL的不足。首先,元数据标准是对数据提取所做的规范,主要解决了哪些数据需要进入系统以及如何进入系统的问题,能够减少XBRL可能导致的数据冗余。其次,元数据标准能够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在选取数据元素进行定义的时候,可以帮助决策者实现联机检索方案,更快更精确地找到他们要的数据和信息。最后,XBRL更侧重于从报告生成和分析的角度去展示数据,而元数据更侧重于数据的检索和挖掘,这两者之间存在互补性。XBRL与元数据标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信息标准体系的子体系,各自对财会资源分类归结起到不同的作用,相互之间有联系也是互补的。企业可以借鉴这两种体系,并寻找一个平衡来优化我们的财会信息资源。胡教授最后谈到,元数据和XBRL是相对独立的二个子体系,各自都对财会信息资源的归集和分类起到了作用,但互相也有联系,只有互补和借鉴才能更完美地体现运用标准来规范信息资源的作用。


主题报告3

演讲主题:财务共享服务与标准化

主讲嘉宾:中兴新云CEO、会计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陈虎

陈虎先生介绍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两大活动。一是形成标准化,包括流程标准化与数据标准化,标准化使得财务部门能够实现自动化,例如能够将跨国协议进行自动转换,提升工作效率。二是提升数据采集能力,例如利用信息技术阅读文本与图像,使得财务共享中心的功能不仅是会计核算与处理,还能反映企业整个运行状态。陈虎提出,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工业化革命+财务组织转型升级,

从2019年开始到未来五年内,人们对财务中心的功能会提包括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这就要求数据编码体系进一步发展。另外,管理者、投资者,税务机关等监管机构在未来会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财务中心将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传输协议也 需要应时而变。陈先生认为,未来的财务是数字化的,企业之间进行数据化连接,这是全体财务人员面临的重要机遇,也是极大的挑战。


主题报告4

演讲主题:大数据环境下的会计准则建设

主讲嘉宾: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浩

刘浩教授从大数据下会计准则的变化、信息竞争与合作和会计准则制定如何应对大数据挑战三个方面着手跟大家共同探讨了大数据环境准则的建设。刘浩表示,大数据的发展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带来极大的挑战,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曾就大数据如何影响信息披露的频率,是否会造成披露过载等问题进行讨论。刘浩表示,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报告,但是现在市场上有越来越多非会计信息的竞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下降。会计信息仍然能够在低成本情况下,反映不同企业复杂的交易,为微观与宏观经济提供可被验证的信息。但是大数据的发展也给IFRS带来的压迫感,形成了彼此之间的竞争,这也是IFRS不断完善的动力,在新数据商业模式下,由于难以确认交易的实质与科目,现有的会计准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应对大数据的挑战,会计准则需要根本上和框架上的创新。


主题报告5

演讲主题:数字支付与标准化

主讲嘉宾:汇付天下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金源

金源先生从数字支付的应用、发展趋势与标准确立三个方面展开了演讲。金先生谈到,2011年以来,我国数字支付时代来临,二维码成为主流应用,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资金的完全打通,电子钱包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取代了银行卡。数字支付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便利性,并且带来的流量能够在支付的基础上形成更多的增值服务,例如花呗、借呗等。数字支付除了应用于个人,还广泛的用于新零售、跨境支付等业务。数字支付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数字货币、新型支付方式会给数字支付带来更多的机遇。但金先生也表示,数据支付面临着诸多标准化的问题。首先,由于传统支付方式向新型支付方式演变,支付标准亟待确立。其次,不同运营商的二维码互联互通是必然趋势,所以业务标准也需要尽快统一。最后,还需要确立安全标准来规范人脸识别等技术所带来的安全和隐私问题。金先生还表示,支付领域内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不同国家间的关税条款和法律规定需要在数字支付层面进行安排和对接。


供稿:何思怡(学)、潘雪、饶艳超

供图:彭莎莎

返回列表 首页  学术动态  会议论坛